昨天(1月27日)大年初六,广西14岁初中生官子钦家门口热闹非凡。
14岁的官子钦被清华大学录取,今年春天将师从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,本硕博八年连读,父老乡亲敲锣打鼓舞狮为其庆贺。
看到后觉得我是来人间“凑数”的。
【资料图】
入围数学领军计划有多牛
去年10月,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初三学生官子钦接到通知,获得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(以下简称“数学领军计划”)2023年第一批入围认定,成为全国总数不到50名获得该资格的学生之一,这意味着他春季学期将直接到清华大学接受预科培养。
通过预科考查后,他无需参加中考和高考,直接在清华大学接受本硕博贯通培养,这也开启了广西初中学生上清华的先例。
入围数学领军计划有什么门槛?《招生办法》中规定:考生需要连闯初评、综合测试、专业测试、体质测试、入围认定、确认和预科培养七道关卡。
其中,综合测评环节考查中英文阅读、数学和物理。专业测评环节考查中学数学全部内容、微积分、线性代数、群与群作用的基本概念,以及非固定形式的开放性内容。
尽管对公众而言,“无须高考”四个字具有很大的冲击力,但要想闯过上述七道关卡,门槛不降反升,只有真正的“数学天才”才敢于应战。
“虽然考核严格难度不小,但我们绝不会考偏题、难题、怪题。”丘成桐说,这是数学领军计划选才最重要的原则之一。
其实,录取超常儿童进入高校学习,在我国已有一定历史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1978年率先创办了少年班。随后,上世纪80年代左右,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,都曾开办少年班,不过总体上培养效果不理想,后来陆续停办。
目前,国内高校只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东南大学3所高校还在招收少年班。如今,清华、北大再次将招生目光聚焦到高二(含)以下的学生,体现了国家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。
“将有天赋的学生提前选拔出来,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培养。”南宁市第四中学校长廖克杰是一名数学特级教师,他认为这体现了因材施教。
据其介绍,他邻居家的孩子欧晓薇,2017年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。该女生在中小学时代就多次跳级,中考结束后廖克杰把高中教材送给对方,她便自学完成了高中课程。同时,这名学生兴趣广泛,钢琴过了十级,如今已经到美国读研。
廖克杰表示,换个角度思考,让有天赋的学生提前完成大学课程,能拥有更多科研时间,增加产生优质科研成果的概率。
英雄出少年,未来可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