速讯:台湾政客称马铃薯不能叫土豆

互联网   2023-04-21 05:38:42

正文摘要:

近日,台湾一册中学生物课本将马铃薯称呼为“土豆”,被台湾政客以“大陆用词”拿出来说事,并称需要纠正。此事发酵后,在网络上引发讨论。据台湾媒体报道,这本引发争论的生物课本题为“3-2生物的命名与分类”,将马铃薯称之为“土豆”。有中国国民党人士讽刺说,由于“台湾”一词也是大陆人取的,所以民进党也不该使用,更不应称自己是“台湾人”,而要改称“土豆人”,这样才能彰显“这个人民又土又逗”。日前有“立委”质询台湾教育部门负责人潘文忠时指,有中学生物课本以“土豆”称呼马铃薯,而土豆是“大陆用词”,掀起舆论争议。事件亦在大陆社交平台引发广泛讨论。台湾政客称马铃薯不能叫土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,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。


【资料图】

近日,台湾一册中学生物课本将马铃薯称呼为“土豆”,被台湾政客以“大陆用词”拿出来说事,并称需要纠正。此事发酵后,在网络上引发讨论。

据台湾媒体报道,这本引发争论的生物课本题为“3-2生物的命名与分类”,将马铃薯称之为“土豆”。日前遭绿营“立委”指“未使用‘台湾用语’”,更被当局教育主管部门要求“改正”。该教科书出版社公开道歉后,许多台湾民众认为当局小题大做,更有教育专家批评,仿佛回到“戒严”时代。

有中国国民党人士讽刺说,由于“台湾”一词也是大陆人取的,所以民进党也不该使用,更不应称自己是“台湾人”,而要改称“土豆人”,这样才能彰显“这个人民又土又逗”。

出版公司表示,该课本包含了生活中使用的一些不同词语,讲的都是同一事物,例如土豆,也可称为“落花生”“花生”“马铃薯”“洋芋”;青椒,也可称为“灯笼椒”“柿子椒”“菜椒”“大椒”,让学生了解学名对于沟通的重要性。

根据台湾媒体查询岛内教育部门重编辞典修订本,土豆底下的解释有3个,包括:1.豆科“落花生”“花生”的别名;2.茄科“马铃薯”“洋芋”的别名;3.豆科“葫芦茶”的别名。

但是,仅仅就是“土豆”这样的用词,却又让绿营政客跳脚了。日前有“立委”质询台湾教育部门负责人潘文忠时指,有中学生物课本以“土豆”称呼马铃薯,而土豆是“大陆用词”,掀起舆论争议。潘文忠回应称,台湾的“土豆”是指花生,并面露惊讶表示该教科书不会通过审查,甚至说道:“台湾教科书怎么能用‘大陆用语’?”

台北市议员游淑慧也表示,第一次到湘菜馆看到“醋溜马铃薯丝”,也惊讶以为是花生切丝,难道也要对这些湘菜馆一一开罚吗?她认为,语言是活动的,本就会有互相交流,觉得哪个用词好玩、易懂,就会开始流行使用。

有台湾媒体发表评论指出,明明没任何错误或必须要改正的植物语词,硬生生的就在泛政治的指鹿为马情况之下产生寒蝉效应,真是对号称多元包容的台湾最大的讽刺。

事件亦在大陆社交平台引发广泛讨论。有网友评论称,“土豆,马铃薯,洋芋,地蛋,要不湾湾改成湾豆吧”“汉字也别用了”,有网友疑惑称“那既然马铃薯在台湾是指花生,那为什么他们有花生这个词啊……”亦有网友嘲讽道“建议把所有文字所有语言改菜婴瘟”“建议别吃饭喝水呼吸,因为大陆人要吃饭喝水呼吸”。

以上就是关于台湾政客称马铃薯不能叫土豆的相关信息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!